• 首页
  • 专业文章
  • RQ商城
  • 登录 注册
首页 专业文章人物 | 大家都叫我峰哥

人物 | 大家都叫我峰哥

我和跑步的故事
作者:RQ教练 日期:2025-09-19 15:54:50 浏览:22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a7f90d7a4112.jpg

《大家都叫我峰哥》

跑者 王峰 

【我的跑步生涯】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跑步的呢?因为什么机缘?

大家好,我叫王峰,英文名Jack,跑圈里大家都称呼我:峰哥或者峰教。

说起跑步那要回溯到6、7年前,当时唯一的目标就是增体能、减脂减重。由于之前工作原因导致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每年的常规体检都不理想,尿酸高,脂肪肝等接踵而至,并且体重最高来到过206斤(目前保持在130斤以内),172cm的我当时可真算得上是肥胖人。

另一个原因是我从小喜欢打羽毛球,但后来发现打对抗时体能很难坚持到最后,并且感觉身体很虚,比常人要多出很多汗、就算如此可体重就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于是就开始跑步。但事与愿违,头两年跑的很少很少,一个月可能就跑4、5次,每次跑5-8km的样子,还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真正的决定规律的把跑步当做主项应该是2017年的4、5月份。

-与北马的缘分

像往年一样,天气暖了我周末一般都会到天坛公园里溜达一圈儿,有一次周末一大早看见一个跑团,几十人在跑步,还穿着统一的团服,心里想这也挺好的,有个组织是不是可以约束自己的懒惰,于是进入了跑团,集体活动和私下约跑几周后感觉自己已经习惯了每周三四次的跑步节奏,并且与群里的小伙伴也熟悉了起来。

突然有一天群里聊的热火朝天,爬完楼才知道原来大家在说北京马拉松报名的事儿,心想就我这跑步小白、跑马拉松?算了吧,当时压根不具备那能力啊,就这点我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并且通过大家聊天也了解到像北京马拉松这样级别的赛事报名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我也暂时没有报名的资格。

但是......也就从那个时刻心中埋下了一颗要挑战一次全程马拉松的种子。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b323458e2771.jpg

随后的一段时间对跑步就更加的上心,运动表现的提升也显而易见,更值得庆祝的是新的生物钟已成型,并通过控制饮食和大有氧运动,体重也在明显的往下回落。眼看着距离自己减重的第一个小目标马上达成。

时间来到6月底7月初的样子,通过身边一位跑圈大神--“荣神”得知他在参加一个马拉松训练营,带队的是国字头的教练组,如果有兴趣我也可以去参加,最后还有可能抽取北马名额,这个诱惑太大了,我岂能放过(2017恰巧是我的本命年,北马当天又是我的生日)。

就这样跟着训练营D组(最慢组)参加了近两个月的训练,就在最后一次理论课结课后组织方立刻抽取了3个北马名额,功夫不负有心人,没错,有幸第一个就被抽中,真的是惊喜万分,也算是如愿以偿吧!

但接下来还有两周的时间,对42.195km压根没概念(最长跑过25km),于是我找到了带队的教练,他告诉我通过近期的表现看完赛甚至跑进5小时肯定没有问题,最终成绩就要看当天的发挥、毕竟首马不确定性因素太多,近期就以调整为主,最后阶段的跑训以目标成绩对应的目标配速去执行即可,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首马目标为安全完赛(最终以432完赛我的首马)。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b4881cad2467.jpg

2017年北马成绩证书

【我与RQ的故事】

-你与RQ有怎样的故事?

当时是在18年参加某场马拉松的博览会上开启了与RQ的故事,如期参加了在北京的心率教练训练营,并且结营后经过近半年的实际训练课体验、带学员、分析总结、导师考核顺利通过,拿到教练证书,成为RQ的签约教练,一直延续至今......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b5b3a4547377.jpg

RQ签约教练

至今为止使用RQ已经5个年头,RQ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款软件,记录着我几年来一个接一个训练周期的详细数据,也记录着每期训练营里小伙伴们的运动轨迹,可以说RQ是我至今接触过的跑步APP里唯一专注于数据分析的软件运营商,尤其里面的状态指数、跑力值、比赛预测、基础有氧测试等几个功能模块对我对带训都受益良多。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b6c8f82a3856.jpg

-成为RQ教练是种什么体验?

回顾一下,不知不觉已经签约RQ长达三年多的时间,已经带训完成了七期的训练营,整体PB率也达到91%。

要问我为什么当初选择使用RQ,并最终成为RQ的签约教练,我想最根本的还是打心底喜欢跑步这项运动;RQ的数据分析模型又恰恰是当前最专业最可靠的,它完全可以满足到我目前的所有需求;并且严谨性、自律性也贯穿于我所接触过的RQ的每一位教练、工作小伙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这就不难理解了,哈哈:)

作为一名签约教练也时常会遭到身边人的质疑声:你的成绩都不如我怎能做我的教练?跑步那么简单的事儿还用花钱来学?

我只能说几点:

第一:“教”与“学”本身就是两个概念;冠军的教练必须要比冠军成绩好才有资格的话,那人类岂不是一直在倒退的道路上。 

第二:知识付费的年代,尊重每一位付出劳动的个体。

第三:“引进来、走出去”对于体育来说更是适用。只有思想上的彻底转变才能带来最终想要的结果。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b7f52ee27359.jpg

训练一年后,同时间/配速下的跑力/心率数据对比

【关于严肃跑者】

-你认为什么是严肃跑者?

说到严肃跑者,这几年身边包括训练营里确实存在,且呈越来越多的大趋势,单就我心目里的严肃跑者而言,严肃跑者一定是有明确目标、有详尽可执行的计划且自控力极强的跑者。

具体可细分为以下几点:

1.对自身的基本生理指标有充足的的认知和定期监测;

2.根据自身当前的能力制定合理、明确的训练目标;

3.多维度为框架制定出详细的周期性训练计划;

4.周期性训练计划执行过程的把控与调整;

5.做好重点课的课后小结及阶段训练后的总结;

6.清晰的认知自身的优势及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

随着路跑项目的日近成熟,从跑者的角度出发除了对赛事对装备的需求外,个性化的训练被更多的跑者所接受,科学训练、理性参赛必将会成为大的趋势。

-你认为自己是严肃跑者吗?

就我个人而言,近三年虽无参赛经历,但每年会坚守冬训/暑训两大训练周期,从最初的跑量到训练量,从单一的跑训到各个指标的协调发展......

截止目前整体的综合指数仍一直处在进步的道路上、我也将会继续守住这份热忱,为成为心中更强的自己而努力、实现跑步生涯的一个接一个的小目标!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b906e5636311.jpg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RQ众多功能中我最喜欢的功能之一:比赛成绩预测,经过几次测试结果出奇的一致,简直太准了!

2019年的西马,跑过的小伙伴应该都清楚,还未出发已经是大雨倾盆全身湿透,且前半程几乎都在大雨中奔跑,赛前我还特意看过RQ给出的我当时状态下的比赛预测成绩为323(上一场赛事是338,暑训的目标就是顺利跑进330)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ba07216d3335.jpg

RQ成绩预测功能,预测全马323

为了更准确的去验证这个功能,甚至于我全程佩戴了心率带,完全按照训练的同等状态去参赛,结果也确实印证了RQ的强大,3:22:33踏过终点门,可以说太不可思议了。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bf17153d8423.jpg

西安马322完赛截图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c05926461703.jpg

西安马成绩证书

之后又频繁的在每周期的训练环节点进行阶段性的小测试,结果与预测也均基本吻合,想必身边有一直使用RQ的小伙伴也深有体会。

不过这里我要提醒一下正在使用或即将使用RQ跑步软件的跑者们,想获取更真实更准确的数据分析、赛事预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个人的基础身体指标一定要如实填写;

第二、强烈建议填写实测后的个人最大心率及静息心率;

第三、正确的进行心率区间设置;

最后不要过度的关注单次的训练数据,把控周期内整体训练发展趋势才是最终要关注的点。在此也欢迎更多使用过该功能的小伙伴相互分享心得。

【我的训练故事】

-简单分享你对训练的理解?

在分享个人的训练方式前我想先聊聊我对以下几个概念的理解:

马拉松:一定是一项长距离长时间高耐力的有氧运动,属于极限运动之一;

科学训练: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适合自身能力强度的方式进行最短距离的训练,并达到收效最大化;

训练量:训练强度与训练时长的综合考量,不等同于跑量;

科学训练三大维度:数据化、个性化、周期化(缺一不可)。

-你习惯的训练方式是怎样的呢?

我的训练心得:

首先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包括目标赛事,目标赛事成绩;

其次根据目标确定大周期及小周期的训练规划并详细到每堂训练课的训练量及具体内容;

再次也是最关键的--保质保量的执行训练计划;

第四做好训练课后的小结、勇于发现问题及不足;

最后针对已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有效的调整训练计划并通过专项练习加强自身的薄弱项。

-你会出现厌跑情绪吗?如何克服呢?

当然了,在整个大的训练周期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大小小不同的厌跑情绪、身体的不舒服、瓶颈期等等,我个人的经验首先肯定是自我调整心态;二来回顾前阶段的训练,重点要翻看一下训练小结;第三呢我可能会在周末的LSD课约上三五小伙伴一起、换个环境使自己放松下来。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如若身体出现伤痛应找正规的机构进行判断,切忌带伤硬顶,要学会及时止损方能持久!

【最后,我想说】

在过往成绩这件事儿上可能在别人看来我比较保守,而我的想法是:做为一名普通的大众跑者不要一味地追求过快的成绩提高,以避免因过度的追求成绩透支身体带来伤病更甚者早早的便离开了这个项目。而应该通过长时间不断的精进自我、循序渐进的保持在上升的势头,更持久的保持对跑步这项运动的激情与热忱。

尤其刚入跑圈不久或正在进阶道路上的“准严肃跑者们”更应该重视基础能力的厚度和韧性,训练到位了,一切质变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好啦,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以上所提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最后了说点更务实的:新的赛季已开启,你是否已经整装待发?属于你的疫情后第一场比赛是哪里呢?

我也定个小目标:上半年争取安排一场赛事、目标305-310,下半年全力冲三;你呢?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c1e38b3a6957.jpg

跑步之余,我也是位热心公益的一名普通志愿者,自2018年加入“何亚君助盲团”至今已带领数位视障跑者完成他们的跑马梦、PB梦!

助盲最佳成绩:全马325(2019北京马拉松);半马131(2019北京半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跑步更有意义。

最后借用老子一句名言: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任何人想在某一领域不断突破,首先要有强烈而深刻的自知之明,才可能胜过自己,能一再“自胜”之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这里所谓的强者,并非是限于一味追求最佳成绩与突破记录的精英跑者,而是广泛的指代“整个身心都变得更加强韧”的人。

在此也祝愿所有的“严肃跑者”及正在努力中的“准严肃跑者”们都能早日达成自己心目中的强者!

article_img/2025-09-19/68cd0c406599a9460.jpg

(0)
(0)
用户留言

最新文章
  • 人物 | 大家都叫我峰哥

    2025-09-19 15:54:50

  • 人物 | 难道这就是中年大叔的命运吗?

    2025-09-12 10:04:44

  • 2025 RQ夏训营 第三阶段转换课

    2025-09-07 11:55:28

  • 人物 | 呐,你喜欢跑步吗?

    2025-09-02 15:49:28

  • 知识 | 肌氧饱和度,新指标or大玩具?

    2025-08-29 16:23:25

热门文章
  • 找到自己的心率区间

    浏览:74049

  • 训练状态|指数到多少最适合比赛?

    浏览:61957

  • 如何缩短触地时间?

    浏览:59686

  • 突破自我的最佳途径:间歇训练

    浏览:35514

  • 跑步时触地时间要多短才算好?

    浏览:33509

标签列表
  • 我和跑步的故事
  • 跑者特别企划
  • 跑步故事
  • 肌氧饱和度
  • RQ官网
  • 跑到肚子饿
  • 补给
  • 成绩预测
  • 跑者比赛数据
  • 马拉松记录历史
  • 减量和恢复
  • 训练强度
  • 训练量
  • 交叉训练
  • 间歇跑训练
  • 连续跑训练
  • 马拉松数据解析
  • 连接wahoo
  • 马拉松历史
  • 训练营
  • 营养建议
  • 跑姿分析
  • 赛事2.0
  • 群组讨论区
  • RQ五力
  • 运动月历
  • 月度统计
  • 周期训练
  • 训练强度
  • 新用户福利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会员权益
微信公众号
小红书

下载 RQrun手机应用

App Store Android
Copyright © 2018-2025 东莞羽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76431号 服务条款 隐私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