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上我们会使用最大摄氧量(VO2max)为预测表现的工具,科学家发现到,跑者的最大摄氧量越高,跑步能力就越好。但在个体与个体比较情况之下,就会发现到一个现象:A的最大摄氧量比B来得高,但B反而跑得比A来得快。

最大摄氧量高是跑得快的充分条件,但却不是必要条件,因为我们能够找得出一个最大摄氧量比较低,但跑得更快的跑者。

那我们还能够透过什么来判断一个人的跑步能力呢?——最大跑步速度

研究显示,我们能够通过50米冲刺时间来预测一位跑者在长跑上的表现。短距离冲刺这个指标,比起上面提起的最大摄氧量,能够更准确的判断个人在长跑上的表现。这是很多长距离跑者没有注意到的:无氧区间(第6区以上配速)表现与长跑之间的关联性很强。

延伸阅读:找到自己的配速区间

这不太对吧!从能量系统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冲刺时,会更依赖无氧系统供能(磷酸肌酸系统、糖酵解系统),而有氧系统只占一小部分。相反,在进行耐力运动时,更多的是依赖有氧系统。如果我们要加强耐力表现,不是应该进行更多有氧训练吗?

从以上这个观点来看的话,冲刺成绩与长跑表现关联性强这一点是没办法让别人接受的。进行高强度,爆发力的训练,不是会削弱有氧能力吗?如果需要提升自己的冲刺能力,身体不就会往短跑选手那样发展吗?这反而对长跑成绩是不好的。而且很多人认为,训练最快速度的受伤风险较高,就算没有受伤,也可能会改变负责有氧与无氧肌群的比例。新西兰教练Arthur Lydiard是其中一个抱持这个观点的教练。

然而,却有实验结果支持最大速度是个"有效预测"长跑表现的工具;当跑者的最大速度提升后,他的长距离跑步表现也会因而提升。

实证一

Tim Noakes与他的同事于1990年在开普敦大学进行了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20名经验丰富的马拉松跑者以及23名超级马拉松选手。他们让实验对象在跑步机上进行峰值速度测试,实验发现峰值速度能够很好的预测超马选手的超马表现,而对马拉松跑者来说,峰值速度能够预测出乳酸阈值。

与峰值速度相比,最大摄氧量并不是最理想的预测工具。

Noakes从这个实验发现到,跑步机上的最高峰值速度,与肌肉的最大用氧率(maximal rates of muscle oxygen utilization)没有明显的关系;如果要提升跑步能力,只从有氧能力下手是不够的。

实证二

随后,开始有学者跟上并继续证实这个现象。来自位于悉尼的科技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对3000公尺耐力比赛来说,想要预测选手的竞赛能力,发现选手的最大速度是最好的预测工具。另外,在奥马哈的Nebraska大学里,Kris Berg与他的同事则对36位规律训练的跑者(20男、16女)进行实验,他们发现到只需要知道跑者的300公尺冲刺时间与弹跳能力,就能够解释受试者在10公里的78%表现差异。

于是他们利用这两个变量做出了一个计算公式:

10公里成绩 = 57.22 – ( 5.15 × 弹跳距离 ) + ( 0.27 × 300公尺成绩 )
注:弹跳距离单位为公尺。

不过这个模型并没有考虑到有氧方面的因素,如果能够考虑进去的话,说不定能够更准确地解释他们之间的差异。不过,这个实验并不是要神化弹跳训练与300公尺冲刺,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方向:训练期间,适时加入爆发力(power)以及速度(speed)的训练,可以让长距离跑步表现变得更好。

小结

现在很多跑步书籍可能因为篇幅的关系,只能说耐力上的训练,接收信息的我们也会自然的把焦点放在有氧能力上面。不过人体是复杂的,提升最大摄氧量并不是进步的唯一途径。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大家,加强自己的最大速度,是没办法利用能量系统去解释的。而最大速度的训练主要是增强神经系统,加强对肌肉的控制,进而能够跑出更快的步频、更大的步幅、更低的触地时间等,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