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专业文章
  • 会员权益
  • 个人中心
  • 登录 注册
首页 专业文章步频是跑步技术之母

步频是跑步技术之母

步频跑步技术
作者:羅譽寅 日期:2017-05-29 14:00:00 浏览:26590

以下文章来源于羅譽寅铁人夢工廠 ,作者羅譽寅


跑步是一项相当容易入门的运动,但跑步动作本身却非常复杂,即便跑步配速都一模一样,但每个人跑起来却又好像都不太一样。根据研究,世界顶尖的跑者通常都会有一些共通点,包括触地时间更短、下肢关节的剪应力更少(剎车的力道)、垂直振幅更低,而且在同样的配速下所消耗的能量更少(更省力)。对一般跑者来说,要一次把这些问题全都改正过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提高步频或许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修正方式。



世界著名的跑步教练丹尼尔博士(Dr. Jack Daniels),曾经观察过所有长距离跑者(800公尺到马拉松)在比赛时的步频,发现几乎所有跑者的步频都在每分钟180步或以上。然而一般跑者大部分却都落在每分钟160~170步,较低的步频将会导致触地时间变长、更容易跨步(剪应力增加,更容易受伤)、身体垂直振幅更大等。


只要我们在维持配速不变的情况下,将步频提高到每分钟180步或以上,基本上就能改善这些问题。因为步频提高之后,脚掌必须快速抬离地面,黏在地面上的时间会被迫缩短;此时双脚也来不及往前跨太大步,所以落地点会更接近身体正下方;同时也没有时间做出多余的推蹬动作,因推蹬地面而产生的垂直振幅将因此而减少。


我们可以透过RQ的各强度步频表,观察在不同强度(配速)下的步频分别是多少。下图的这位跑者在不同强度下的步频都大于180步/分,而且会随速度加快而增加,是属于正常的情况:

另一位跑者的各强度步频表显示,从配速1区到4区的步频都低于170步/分,配速5区也低于180步/分,代表他的跑步技术(包括触地时间、垂直振幅等)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果想要跑得更有效率或更快,需要先从提高步频着手。


文/罗誉寅


(33)
(32)
用户留言

最新文章
  • 知识 | 空气质量对跑步训练影响

    2025-05-07 11:31:21

  • 训练 | 跑步数据那么多,该看哪一个?

    2025-05-06 17:07:15

  • 为什么800米以上的距离被称为中长跑?

    2025-04-23 15:25:38

  • 知识 | 跑者必备的心理技能

    2025-04-15 17:26:47

  • 训练 | 公开水域与泳池有何不同?

    2025-04-11 16:05:01

热门文章
  • 找到自己的心率区间

    浏览:70679

  • 如何缩短触地时间?

    浏览:57297

  • 训练状态|指数到多少最适合比赛?

    浏览:52371

  • 突破自我的最佳途径:间歇训练

    浏览:33556

  • 跑步时触地时间要多短才算好?

    浏览:31829

标签列表
  • 跑步训练
  • 中长跑
  • 运动心理
  • 游泳训练
  • 马拉松数据解析
  • 跑步装备
  • 停训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 停训焦虑
  • 运动恢复
  • 马拉松数据解析
  • 厦门马拉松
  • 感知时间
  • 减少运动时间
  • 赛道礼仪
  • 手表指标
  • 提高运动表现
  • 主观监测
  • 运动监测
  • 自评量化表
  • 自我监测
  • PB
  • 海拔
  • 高海拔
  • 跑步机
  • 配速区间
  • 配速
  • 配速
  • 最大心率
  • 训练营
  • 训练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会员权益
RQ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RQ小红书
小红书

下载 RQrun手机应用

App Store Android
Copyright © 2018-2025 东莞羽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76431号 服务条款 隐私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