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哥在加入UA斗士挑战营之前,平时都是跟朋友一起练跑,所以没有固定课表。这次会加入挑战营,是因为之前也有认识的朋友参加过类似的活动,期间都要严格执行课表,因此兴哥想要透过UA斗士挑战营这个机会,一探周期化训练的魔力。
这篇文章将会从兴哥这12周的训练经验开始,然后聊聊阿甘杯当天比赛的成果,最后作出整个过程的总结。
这次的UA斗士挑战营为期12周,分成三个周期:基础期、巅峰期、竞赛期。课表的安排逻辑可以参考这篇文章:UA斗士挑战营:打造斗士引擎的秘密。
因为兴哥是第一次执行周期化课表,所以先比较他在挑战营前后的跑步记录:
跑步体能训练总时间(不包含肌力与弹跳训练时间):
这两个期间比较起来,兴哥的训练时数变大,除了表示他付出很多时间去训练以外,也表示着他的身体能够承受更大的训练量。
在参加挑战营之前,兴哥的状态起伏不定。下图是他从2016年底一直到参加UA斗士挑战营之前的状况指数图表,由于经常感冒,导致多次跑步训练中断。他觉得自己的耐力基础并没有建立好,参加比赛都只能「靠老本(蛮力)」在冲,比赛后马上又感冒,造成训练断断续续,没办法累积训练成果来达到更好的状态。
执行UA斗士挑战营的周期化课表期间,训练量是循序渐进地往上增加,除了让身体能够执行并适应每周所安排的课表之外,体能也随之而上升,不再像以前会有很大的疲劳度累积,因而降低了感冒的风险。
基础期主要以低于比赛强度的E配速进行训练
基础期对兴哥来说是印象最深刻的,虽然在速度上完全没问题,但因为他之前练跑的时间都会在一小时左右,长时间的课表对他而言相当乏味(基础期主要课表最短70分钟,最长120分钟);但是却让兴哥意外发现到,执行基础期课表之后,体能提升、恢复速度变快,不再需要跑一休二了。
大家可以在上图看到,在基础期与巅峰期之间(3/18~5/14)强度1区(E配速)所占的比例高达44.8%,训练时间9.5个小时,这区间的训练比例,相比起参加挑战营之前增加了不少。
基础打好之后,兴哥除了对于自己在巅峰期能够一次又一次吃下很困难的课表,感到不可思议之外,他的信心也与日俱增。他回想自已以往在状况好、气侯又凉爽的环境之下,用同样的配速来进行间歇课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在大热天底下还能够以稳定的配速去完成,非常有成就感。
巅峰期的10公里测验,兴哥的竞赛跑力从53.9(前测的3公里)上升到了54.9(第二次测的10公里)。
竞赛期主要以比赛强度的HM配速(半马配速)来进行训练
这期间的HM配速课表都强调依体感去训练,目的是为了让斗士们在跑目标比赛时,能够专心在自己的体感状态,不受表上GPS配速影响。虽然每周有一、二天的训练量是整个挑战营最大的,不过有了良好的有氧基础之后,兴哥都能够安全地完成训练。
虽然HM配速对兴哥来说算轻松,不过这次的挑战营刚好碰上夏天,天气闷热,加上他在夏天参赛的经验不多,兴哥开始自我怀疑:是否真的能够在目标比赛中达到理想成绩?
比赛日
这次兴哥的成绩是1小时43分46秒,竞赛跑力为44.6,当天气温平均32度,最高气温36度,湿度约70%。根据兴哥的说法,他的小腿在后段开始抽筋,让他没办法以相同配速跑完后程。
以往他在半马比赛中都不会抽筋,可能是因为当天天气太热,身体为了加快排热,而排出大量的汗水,虽然已经在过程中补充足够水分,但是身体还没有适应长时间在大太阳底下跑步,于是身体开始发出信号,迫使兴哥停下来。
这12周的课表兴哥都有一一完成,但唯一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缺乏耐热训练。在阿甘杯的前一周,刚好碰上了阴雨天而无法进行充分的耐热训练,导致身体无法适应当天情况。虽然最后一周有几天是大热天,但最后一周的课表,主要是帮助学员熟悉比赛配速,把状态调整至最好,并不会有长时间的耐热训练,没办法让身体达到足够的适应。,这很有可能是挑战失败的最大原因。
兴哥之前参加过的比赛大都是在天气较阴凉的情况下进行。这次阿甘杯半马,对兴哥来说,可能是个不错的经验。
总结
虽然因为天气太热而在阿甘杯失利。但我想,他体验了这12周的课表之后,对周期化训练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兴哥之后也能参考这次的课表,继续进行训练,挑战下一个目标。
基础期对兴哥的帮助是最大的,一般上很多跑者都会忽略大量的轻松跑训练,而兴哥在之前进行高强度训练后,很容易会感冒,然后因为生病而被迫中断训练。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或许可以尝试先把基础打好,再来进行高强度训练,让训练能够累积下去,让自己不断的变强,达到心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