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专业文章
  • 会员权益
  • 个人中心
  • 登录 注册
首页 专业文章【训练科普】如何分析长跑训练纪录?

【训练科普】如何分析长跑训练纪录?

慢跑有氧跑数据分析
作者:羅譽寅 日期:2017-07-21 16:30:00 浏览:11055

长跑训练是所有长距离跑者的「主食」,训练计划当中应该会有大部分都是属于这种长距离、低强度的慢跑训练,又称为「LSD」(Long slow distance)。


这种训练的目的是希望透过稳定的长时间慢跑,锻炼心肺循环系统、提升肌肉使用氧气的能力,以及促进肌肉组织中的粒腺体与微血管增生等;总而言之,就是为了建立良好的有氧体能基础。



Long Slow Distance

「LSD」



不过,在长跑训练结束后,我们怎么知道这次训练的状况好不好?是不是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自我感觉是最直觉的方式,但并不见得准确,特别是对刚入门的跑者而言,没有一定的训练经验与客观的数据分析,是很难判断训练质量的好坏。


幸好,有了穿戴式装置之后,我们可以收集到的配速、心率、步频等数据,再透过RQ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解到每一次训练的状况。


长跑分析四部曲

1. 即时跑力的变化

2. 配速与心率是否稳定?

3. 强度是否都落在理想的区间?

4. 技术数据会不会因为身体疲劳而变化?


实时跑力的变化

在跑步纪录中只要有一段平稳的配速跟心率,系统就能计算出这次训练的「即时跑力」,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为当天跑步状况好坏的指标。假如即时跑力旁边的数字为红色,代表这次训练的表现比平常的还要好,身体状况还不错;相反,如果数字是绿色的话,则代表身体状况比平常差,或是受到环境因素如温湿度、地形等影响。


我们可以从即时跑力旁边的数字,判断当次训练的状况。


配速与心率是否稳定?

长跑训练的其中一个关键就是「稳定」,在训练过程中,配速跟心率都要尽可能维持一致,如此才能最大化地锻炼到身体的有氧能力。我们可用RQ的「区段分析」功能,将长跑纪录拆成前后一半,并比较前后段数据的差异。


下图是一笔1小时40分的长跑纪录,从曲线图可看到配速(蓝线)会随着时间拉长而变慢,我们可以到区段分段页,并利用曲线图下的拉轴,将终点拉至过程的中点(50分钟),如此就可以看到前半程的平均数据了。


从下图可以看到前50分钟的平均配速为每公里5分05秒,平均心率每分钟152下;但到了最后50分钟,平均心率维持一样,但平均配速却下降到每公里5分29秒,前后每公里配速相差24秒,可以得知这次训练的掉速很严重;理想的情况应该是让前后半程的配速愈接近愈好。因此,我会建议这位跑者在半前程应该要再放慢一点(例如跑在每公里5分10~15秒),让整次长跑训练的配速更均匀稳定。



强度是否都落在理想的区间?

为了达到最佳的有氧训练效果,长距离慢跑的强度应该要控制在心率1区(E心率)之内。我们可以透过「各强度时间图表」,检查每一次训练强度主要集中在哪些区间。下图是一次两小时长跑训练的各强度时间图表,可以看到在这次训练中心率1区(橘色棒条)占据了刚好两小时的时间,代表有100%的时间都符合理想的强度。假如心率1区实际的时间跟课表所安排的时间落差很大的话,即代表该次训练的强度可能是太高或太低。



技术数据会不会因为身体疲劳而变化?

一般来说,跑步的速度愈快,步频会愈高,触地时间会愈短,而且移动参数会愈低。在第二点提到,我们希望在长跑训练当中的配速愈稳定愈好(前后差异很少),因此技术数据在过程中也应该要维持一致。


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区段分析功能,比较长跑前后半程技术数据的差异,来评估自己的跑步技术会不会因为身体疲劳而改变。下图是一次两小时的强度1区长跑训练,左边是前一小时的平均数据,右边是后一小时;从缘框可以看出前后半程各种技术数据的差异。


在前半程的平均配速为5分41秒,平均步频为每分钟191步,触地时间226毫秒;到了后半程,虽然每公里平均配速快了4秒,但触地时间却长了4毫秒,同时发现步频低了一些。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位跑者的肌耐力不足,导致在长跑时无法维持一致的步频,并因而降低了转换支撑的效率。



文/罗誉寅


(12)
(4)
用户留言

最新文章
  • 知识 | 空气质量对跑步训练影响

    2025-05-07 11:31:21

  • 训练 | 跑步数据那么多,该看哪一个?

    2025-05-06 17:07:15

  • 为什么800米以上的距离被称为中长跑?

    2025-04-23 15:25:38

  • 知识 | 跑者必备的心理技能

    2025-04-15 17:26:47

  • 训练 | 公开水域与泳池有何不同?

    2025-04-11 16:05:01

热门文章
  • 找到自己的心率区间

    浏览:70680

  • 如何缩短触地时间?

    浏览:57297

  • 训练状态|指数到多少最适合比赛?

    浏览:52371

  • 突破自我的最佳途径:间歇训练

    浏览:33556

  • 跑步时触地时间要多短才算好?

    浏览:31829

标签列表
  • 跑步训练
  • 中长跑
  • 运动心理
  • 游泳训练
  • 马拉松数据解析
  • 跑步装备
  • 停训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 停训焦虑
  • 运动恢复
  • 马拉松数据解析
  • 厦门马拉松
  • 感知时间
  • 减少运动时间
  • 赛道礼仪
  • 手表指标
  • 提高运动表现
  • 主观监测
  • 运动监测
  • 自评量化表
  • 自我监测
  • PB
  • 海拔
  • 高海拔
  • 跑步机
  • 配速区间
  • 配速
  • 配速
  • 最大心率
  • 训练营
  • 训练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会员权益
RQ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RQ小红书
小红书

下载 RQrun手机应用

App Store Android
Copyright © 2018-2025 东莞羽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76431号 服务条款 隐私权政策